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
专业代码:050106
一、培养目标
要求所培养的研究生具备如下素质:坚持四项基本原则,热爱祖国,遵纪守法,品德良好,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,身体健康;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坚实的基础理论、系统的专业知识,了解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动态,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较深层次科学研究的能力;掌握一门外国语,具有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;从而成为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。
二、课程设置(专业方向:中国现代文学;中国当代文学;中国新诗)
课程类型
|
课程编号
|
课程名称
|
学时数
|
学分数
|
指导方式
|
开课学期
|
考核方式
|
任课
教师
|
|
第一
学年
|
第二
学年
|
第三
学年
|
|
|
Ⅰ
|
Ⅱ
|
Ⅲ
|
Ⅳ
|
Ⅴ
|
Ⅵ
|
|
学位课程
|
公共
必修课
|
9990GB000
|
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
|
36
|
2
|
讲授研讨
|
|
√
|
|
|
|
|
考试
|
研究生院
|
|
9990GB002
|
基础外语
|
150
|
4
|
讲授
研讨
|
√
|
√
|
|
|
|
|
考试
|
研究生院
|
|
专业
基础课
|
0150ZJ0003
|
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论
|
48
|
3
|
讲授研讨
|
√
|
|
|
|
|
|
考试
|
导师组
|
|
0150ZJ0004
|
中国传统学术概论
|
48
|
3
|
讲授研讨
|
|
√
|
|
|
|
|
考试
|
导师组
|
|
专业
方向课
|
0150ZF0037
|
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论
|
48
|
3
|
讲授研讨
|
√
|
|
|
|
|
|
考试
|
宾恩海
|
|
0150ZF0038
|
中国现代诗学
|
48
|
3
|
讲授研讨
|
|
√
|
|
|
|
|
考试
|
李志元
|
|
0150ZF0041
|
后殖民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
|
48
|
3
|
讲授研讨
|
√
|
|
|
|
|
|
考试
|
陈祖君
|
|
0150ZF0040
|
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研究
|
48
|
3
|
讲授研讨
|
√
|
|
|
|
|
|
考试
|
陈 敢
|
|
非学位课程
|
公共指定选修课
|
9990GX003
|
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
|
18
|
1
|
讲授研讨
|
√
|
|
|
|
|
|
考试/考查
|
研究生院
|
|
|
专业
选修课
|
0150ZX0050
|
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
|
32
|
2
|
讲授研讨
|
|
|
√
|
|
|
|
考查
|
李志元
|
|
0150ZX0051
|
台港文学专题研究
|
32
|
2
|
讲授研讨
|
|
√
|
|
|
|
|
考查
|
陈祖君
|
|
0150ZX0052
|
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
|
32
|
2
|
讲授研讨
|
|
√
|
|
|
|
|
考查
|
宾恩海
|
|
0150ZX0053
|
当代诗歌流派研究
|
32
|
2
|
讲授研讨
|
|
|
√
|
|
|
|
考查
|
陈 敢
|
|
0150ZX0054
|
当代小说专题研究
|
32
|
2
|
讲授研讨
|
√
|
|
|
|
|
|
考查
|
李仰智
|
|
0150ZX0055
|
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诗学
|
32
|
2
|
讲授研讨
|
|
|
√
|
|
|
|
考查
|
王志明
|
|
0150ZX0056
|
当代文学与人文主义
|
32
|
2
|
讲授研讨
|
|
√
|
|
|
|
|
考查
|
李仰智
|
|
0150ZX0057
|
中国新诗名篇导读
|
32
|
2
|
讲授研讨
|
|
|
√
|
|
|
|
考查
|
罗小凤
|
|
补修课
|
0150BX0008
|
中国现代文学
|
跨专业及同等学力学生跟随本科补修,不单独开课,成绩合格,不计学分。
|
|
0150BX0009
|
中国当代文学
|
|
其他必修
环节
|
社会实践
|
|
2
|
|
|
|
|
|
|
|
|
教研室
|
|
学术报告
|
|
1
|
|
|
|
|
|
|
|
|
导师组
|
|
学位论文
|
|
2
|
|
|
|
|
|
|
√
|
|
各导师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三、参考书目
1.鲁迅.鲁迅全集(1—16卷)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1.
2.吴雁南.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-1949(1— 4卷)[M].湖南:湖南教育出版社,1998.
3.马良春、张大明.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(上、下)[M].北京:十月文艺出版社,1995.
4.廖超慧.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[M].武汉:武汉出版社,1997.
5.王瑶.中国大百科全书�中国文学卷(一、二)[M].北京: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1986.
6.陆耀东.中国新诗史(一)[M].武汉:长江文艺出版社,2006.
7.龙泉明.中国新诗流变论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9.
8.吕进.中国现代诗学[M].重庆:重庆出版社,1991.
9.孙玉石.中国现代诗导读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0.
10.范培松.中国现代散文史[M].南京:江苏教育出版社,1997.
11.俞元桂.中国现代散文史[M].济南:山东文艺出版社,1997.
12.冯光廉.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(上、下)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.
13.陆贵山.中国当代文艺思潮[M]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2.
14.黄伟宗.当代中国文艺思潮论[M].广州:广东旅游出版社,1998.
15.朱寨.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9.
16.朱寨、张炯.当代文学新潮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7.
17.李慈健.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[M].开封:河南大学出版社,1999.
18.吴炫.中国当代文学批判[M].上海:上海学林出版社,2001.
19.黄曼君.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[M].北京:中国文联出版社,2002.
20.温儒敏.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2.
21.张永清.新时期文学思潮[M]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3.
22.王庆生.中国当代文学辞典[M].武汉:武汉出版社,1996.
23.祁述裕.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.
24.邱运华.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.
25.温儒敏.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.
26.刘思谦.文学研究:理论方法与实践[M].开封:河南大学出版社,2004.
27.黄修己.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[M].北京: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4.
28.宾恩海.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7.
29.刘勇.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6.
30.李怡.现代性:批判的批判—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6.
31.温儒敏.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3.
32.程光炜.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5.
33.陈平原.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.
34.王光明.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[M]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2003.
35.谢冕.谢冕论诗歌[M].南昌:江西高校出版社,2002.
36.陈旭光.中西诗学的会通——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2.
37.孙玉石.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9.
38.吕进.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[M].重庆:重庆出版社,2000.
39.潘颂德.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[M].上海:上海学林出版社,2002.
40.古远清.中国当代诗论50家[M]重庆:.重庆出版社,1986.
41.罗振亚.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[M].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2.
42.吴开晋.新时期诗潮论[M].济南:山东济南出版社,1991.
43.骆寒超.20世纪新诗综论[M].上海:上海学林出版社,2001.
44.洪子诚、刘登翰.中国当代新诗史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.
45.黑格尔.美学(第三卷,下册)[M].朱光潜译.北京:商务印书馆,1981.
46.艾青.诗论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0.
47.李怡.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[M].重庆: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4.
48.陈仲义.中国朦胧诗人论[M].南京:江苏文艺出版社,1996.
49.李志元.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1.
50.王钟陵.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精华:新诗卷[M].石家庄:河北教育出版社,2000.
51.朱自清.新诗杂话[M].上海:作家书屋,1949.
52.梁宗岱.诗与真�诗与真二集[M].北京:外国文学出版社,1984.
53.司马长风.中国新文学史(上、中、下)[M].香港:昭明出版社,1978.
54.夏志清.中国现代小说史[M].台北:传记文学社,1978.
55.尉天骢.乡土文学讨论集[M].台北:远景出版事业公司,1978.
56.张宝琴、邵玉铭、痖弦.四十年来中国文学[M]. 台北:联合文学出版社, 1997.
57.叶石涛.台湾文学史纲[M].高雄:文学界杂志社,1987.
58.彭瑞金.台湾新文学运动40年[M].高雄:春晖出版社,1997.
59.张锦忠、黄锦树.重写台湾文学史[M]. 台北:麦田出版,2007.
60.王德威.想象中国的方法:历史�小说�叙事[M].北京:三联书店,1998.
61.吕正惠、赵遐秋.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[M].北京:昆仑出版社,2002.
62.刘登翰、庄明萱.台湾文学史(上、下)[M].福州:海峡文艺出版社,1991,1993.
63.古继堂.台湾新诗发展史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9.
64.古继堂.台湾小说发展史[M].沈阳:春风文艺出版社、辽宁教育出版社,1989.
65.张曼君、朱耀伟.香港文学@文化研究[M].香港:牛津大学出版社,2002.
66.黄继持、卢玮銮、郑树森.追迹香港文学[M].香港:牛津大学出版社,1998.
67.陈炳良.香港文学探赏[M].香港:三联书店(香港)有限公司,1991.
68.王宏志、李小良.否想香港[M].台北:麦田出版,1997.
69.刘登翰.香港文学史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9.
70.赵稀方.小说香港[M].北京:三联书店.2003.
四、重要期刊
《中国社会科学》�《北京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�《社会科学战线》�《学术月刊》�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�《复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�《文史哲》�《南京大学学报》(哲学、人文科学、社会科学版)�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�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》�《文学评论》�《文艺研究》�《文艺理论研究》�《鲁迅研究月刊》�《中国现当代文学》(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)�《现当代文学文摘卡片》(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)�《当代作家评论》�《文艺争鸣》�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�《小说评论》�《新文学史料》�《文艺理论与批评》�《文艺批评》�《南方文坛》�《中国文学研究》�《名作欣赏》�《人民文学》�《北京文学》�《上海文学》�
《收获》�《大家》�《天涯》�《钟山》�《诗刊》�《小说选刊》 �《民族文学》�《长城》�《十月》�《山花》�《中国作家》�《人文杂志》�《国外社会科学》
另有《中外文学》、《联合文学》、《印刻文学生活志》、《台湾文艺》、《文学台湾》�《当代》、《传记文学》、《香港文学》、《今天》、《倾向》等海外重要期刊。